betway必威中國官方網站:芯片誕生記
作者:betway必威發布時間:2025-04-02
芯片的誕生故事始于20世紀中葉,其發展是一個集創新、技術突破與產業變革于一體的精彩歷程。我們先看看當時的科技背景:1947年,貝爾實驗室的威廉·肖克利、沃爾特·布拉頓和約翰·巴丁發明了晶體管,這一發明為集成電路(芯片)的出現奠定了基礎。晶體管替代了體積龐大、能耗高的真空管,極大地縮小了電子元件的尺寸。當時冷戰的競爭環境促進了對新技術的大規模投資,特別是電子計算和通訊技術。隨著軍工設施對電子設備的小型化、便攜化和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。傳統的分立元件(如晶體管、電阻和電容)組裝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復雜系統需求,尤其是在航空航天、軍事裝備以及新興的計算機領域。
集成電路的設想:第一個提出“把一個電路所需的晶體管及其它器件制作在一塊半導體上”設想的人是英國皇家雷達研究所的杰夫·達默必威。但在實現方法上仍需探索研究。betway必威西漢姆聯官網
構思形成:1958年夏天,德州儀器一個剛入職的工師杰克·基爾比因沒有年假,只好在辦公室加班研究電子器件微型化,基爾比突發奇想:將所有電子器件都用同一種半導體材料來制作,并相互連接集中在一塊小小的半導體上。當年7月底,他構思出了第一張具有完整功能的電路圖和工藝流程。當時,只有總裁哈格蒂認可基爾比的奇想。
芯片誕生:1958年9月12日,基爾比把他在一小塊鍺片上手工集成了晶體管、電阻等多個電子器件而制成的“芯片”接通了10伏電壓,示波器上出頻率為1.2MHz、振幅為0.2V的波形。這個對人類社會產生劃時代意義的新事物就正式誕生了。
幾乎同時,羅伯特·諾伊斯在仙童半導體公司(Fairchild Semiconductor)也研發出了類似的集成電路,但基爾比因先申請了專利而被廣泛認為是集成電路的發明者。雙方就集成電路發明權問題打了10年官司,最后德州儀器與仙童半導體達成協議,互相承認對方的發明專利權,共享專利授權收益。
芯片不僅是現代電子設備的核心,更是推動信息技術革命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前沿領域發展的關鍵。從創意到產品的每一步,芯片的誕生故事展現了人類智慧和科技創新的非凡旅程。而這段非凡的旅程仍在繼續,芯片從誕生到工藝飛躍發展近70年,當下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——“AI芯片”,AI芯片將帶領人類科技進入超高速發展階段,我們都在這個高速軌道上共同前進。
